埋伏阻生智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它可能会导致疼痛、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顾浩医生在拔除埋伏阻生智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的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顾浩医生埋伏阻生智齿拔除的后遗问题与手术流程,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手术。
一.顾浩埋伏埋伏阻生智齿拔除的后遗症及手术过程
1.龋齿:倘若智齿发生蛀牙,除了较为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能够修补外,那些邻接面的蛀牙,鉴于需要高超的技术,加之蛀得较深,乃至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我们一概建议将其拔除,以绝后患。
2.侵犯邻牙:通常患者难以察觉,而是由牙医通过X光诊断得知。往往智齿萌出的空间不足,会倒向第二大臼齿,从而导致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出现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牙痛。
3.空间匮乏:在人类的演化历程中,智齿属于逐渐消失的状态。因此牙弓也越来越小,空间不足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其萌发时,人们能感受到肿胀、疼痛等感觉。许多人正是由于无法忍受这种疼痛感,而决定拔掉智齿。
4.清洁困难:由于空间有限,智齿常常长得歪歪斜斜,这就使得清洁牙齿变得困难,进而引发蛀牙。
5.没有对咬牙:如前文所述,并非每个人的四颗智齿都会长齐。所以,在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与之抗衡的智齿对咬,有时会出现智齿过度萌出的情况,进而影响咬合。
6.阻生齿:通常这是一种令人头疼的情况,牙医会觉得处理起来颇具难度,但患者却未必有感觉,因而容易被忽视。这种类型的牙齿,通常深埋在齿槽骨内,如果出现疼痛,或者经诊断存在病灶,就需要将其拔除。
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的意义
1.预防第二磨牙牙周及牙槽骨受损:下颌阻生智齿的存在,特别是近中阻生时,会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流失,使原本有功能的下颌第二磨牙过早松动。
2.预防龋齿:阻生智齿本身以及邻近第二磨牙的远中面都容易产生龋齿。
3.预防冠周炎:当部分萌出时,阻生智齿的咬合面常常被软组织覆盖,形成盲袋,成为细菌滋生的良好场所,从而引发冠周炎。如果不拔除阻生牙,冠周炎可能反复发作,并且有逐渐加重并引起邻近间隙感染的风险。
4.预防邻牙牙根吸收:有时阻生智齿的压力会导致第二磨牙牙根吸收,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有助于保护邻牙。
5.预防牙源性囊肿及肿瘤的发生:如果阻生智齿存在,滤泡囊也会存在。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但也有发生囊性变而成为牙源性囊肿及牙源性肿瘤的可能性。
6.预防疼痛:完全骨阻生有时也会引起一些不明原因的疼痛。
7.预防牙列拥挤:有学者认为,智齿对前面的牙齿有拥挤作用,会引发和加重前牙拥挤。
三.亦可降低对其他牙齿的危害
2、智齿拔除后的注意事项
1.牙痛。智齿拔除后,对于牙痛无需进行过多处理,只需在牙洞上轻轻咬住一个消毒棉球即可。拔牙后,如果立即进行冲洗或洗牙,极易导致感染。一般用止血棉球或纱布咬合30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止血。
2.洗牙。拔牙后创口内充满血液,约30分钟后会形成凝血块,凝血块对牙洞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防止细菌感染,是拔牙后牙洞的屏障,因此不能洗牙或去除凝血块。
3.饮食。拔除智齿后,24小时内的饮食需特别注意,不宜过度洗牙,水和食物都不宜过热,保护好牙洞的凝血块至关重要,对伤口愈合起着关键作用。另外,拔牙后两天内,要对饮食多加留意,避免食用过热、过凉或过硬的食物,以免对牙洞造成损伤。
总之,顾浩医生埋伏阻生智齿拔除的后遗问题与手术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在手术前,患者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手术后,患者应该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口腔健康。希望本文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